叮咚买菜IPO:“小贩”的破釜沉舟

2024-05-05 19:49

1. 叮咚买菜IPO:“小贩”的破釜沉舟

  作者 | 维多厉害呀 
    来源 | 格隆汇新股 
     从巨头高调入局生鲜起,市场纷纷预测2年之内500平以上的超市将消失。可待到先前官媒批评“没格局”,并出台系列规范,市场纷纷调侃生鲜巨头,重蹈“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 历史 。
   但事实上,互联网“菜贩”虽然有所收敛,不再“宴宾客”,可这生鲜生意的“高楼”还在起。
   截至去年年底,美团优选已经先后进入了14个省份,重点布局的广东省实现了全省14个城市的全覆盖;滴滴的橙心优选从四川成都开始向外发散,已扩展到了16个省份,去年11月打破了社区电商老玩家、腾讯参投的兴盛优选创造的500万日单纪录。
   另一方面,红杉资本领投的叮咚买菜传出了谋求最早于今年在美国IPO的消息。不过,知情人士也表示,目前对有关事项的审议仍处在早期阶段,所涉细节都存在变动的可能。
      生鲜电商业务基本就和“烧钱”划上了等号。当前生鲜电商赛道上几乎只有两种公司——互联网巨头押注的公司,和互联网巨头本身。
   但当中,出现了两者皆非的叮咚买菜。它是异军突起,还是在负隅顽抗呢?
    “幸存者”叮咚 
   叮咚买菜的前身是成立于2014年的上海壹佰米网络 科技 推出的“叮咚小区APP”,类似于迷你版的“58同城”,主要功能是发布一些二手交易信息、家政推荐、代缴物业费、代收快递等等。
   17年5月,叮咚小区APP完成了从同城社交到生鲜电商的业务转型,叮咚买菜APP正式上线,并在一年后获得了高榕资本的天使轮融资。
   在随后两年的新零售大战中,生鲜电商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跨界超市,既开设线下对客的超市,又能线上点单配送到家;另一种就是叮咚买菜所代表的前置仓模式,仅支持线上点单配送。
      前置仓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了扩大销售、配送的覆盖范围,前置仓必须要多。因此,不可避免的重资产运营模式,资金和折旧泰山压顶,是大部分参与者最终败北的主要原因。或许正是因为缺乏资金支持,也可能是保守的战略选择,叮咚买菜直到19年也仅在长三角地区的3个城市 —— 上海、杭州、苏州进行了布局。
   但出发时步子没有迈的太大,或许也正是叮咚“幸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仅覆盖了3城,为了实现“29分钟送达”的口号,叮咚买菜却开出了435个前置仓,覆盖面积小但是密度远远高过竞争对手。据叮咚买菜CEO梁昌霖说,叮咚的追求从来不是覆盖面积大,而是订单量与复购率大。基本上是餐厅小,但翻台率高的概念。
      但是,时移世易,这样的策略并不适合当前的竞争环境。“小而美”在“卖菜”这样一个完全同质化的赛道里,是个伪命题。要么扩张,要么等死,是白手起家的竞争者唯二的选项。
      很显然,叮咚买菜不可能选择前者,只能开始扩张。去年间,叮咚买菜走出长三角,先后进入了北京、广州、四川等地区。光是11月份,叮咚买菜就在近10个新城市开启了业务。目前,叮咚买菜覆盖的城市在25个左右,前置仓总数超过了800个。而从3城400个前置仓到25城800个前置仓,看来叮咚买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已经放弃了对“翻台率”的追求。
    破釜沉舟IPO 
   叮咚买菜2017年上线之后,在随后新零售大战硝烟四起的两年间,共完成了Pre A轮到B+轮的7轮融资。资方有今日资本、红杉资本、高榕资本、星界资本、CMC资本、BAI等。
   而19年7月至今,叮咚买菜未再公布新的融资消息。19年下半年甚至有叮咚买菜业务增长受阻、大规模裁员等情况的传言。不过梁昌霖亲自下场回应:假的,叮咚账上还有20多亿现金。
   去年5月,路透社报道称叮咚买菜获得了美国大西洋投资集团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融资完成后估值为20亿美元。但很快,梁昌霖再次亲自回应:假的。
   另一边,前置仓模式的另一“幸存者”——每日优鲜,在20年7月获得了近5亿美元的F轮融资,是生鲜电商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
      不过,从2020年叮咚买菜的大举扩张来看,“没钱了”的谣言不攻自破,只不过“钱从哪来的”,仍然令人好奇。生鲜电商爆雷潮,媒体也曾对叮咚供应商进行过采访中,受访供应商表示从回款情况来看,叮咚买菜的资金链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业界对叮咚买菜的客单价测算,在65元左右,比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等公布的平均客单价80元,低了不少。
   虽然生鲜电商这个赛道短期必然是不以盈利论英雄的,每日优鲜时至今日也没有实现整体的盈利,但长期来看盈利的可能性并不高,一直是外界对叮咚买菜最主要的质疑。更不要说叮咚买菜在去年大举进军了10多个新城市,这10多个新城市前置仓的总量,大概和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前置仓总量相当。
   即便在叮咚深耕3年的大本营上海,虽然复购率已经超过了50%,但每单平均要亏5元。那么零散的分布在10多个城市的几百个仓,想要盈利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大家都还一起亏,倒是也没什么。可是生鲜电商里出了“叛徒”——去年9月,盒马鲜生CEO侯毅宣布,盒马鲜生在上海、北京两地的门店,已经实现了全面盈利,而且这两地门店的线上订单比例高达90%。更有甚者,盒马鲜生采用的跨界超市模式,是比前置仓更“重资产”的、是生鲜零售行业中最“重资产”的模式。但它在进军北京、上海3年以后,开始盈利了。
   当前,生鲜电商又出新玩法——社区团购“线上下单+隔日自提”的。但说到底也不过是用牺牲时效性来降低履约成本的方式罢了。盈利与否,对目前还在打社区团购战的其他几个互联网巨头应该是不着急,毕竟背后有的是金主爸爸。但对叮咚买菜来说,现在进行IPO募资迫在眉睫。
       卖菜是门好生意? 
   据统计,我国人均生鲜购买频率是每周3次,高于全球人均的2.5次。作为国民基础消费品,生鲜市场自然拥有万亿级别的体量,增长也比较稳定。
   2019年,国内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大概是5亿元,同比增长了5%,2014-201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是4.9%。以此推算,国内的生鲜零售市场在2022年预计可以达到5.4万亿元的规模。
   而在这个5万亿的市场上,直到2018年,电商渗透率还不到5%。虽然目前生鲜电商的用户中,大概70%都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已经尝试/习惯了线上买菜,但是疫情无疑加速了全民向“线上菜市场”的集中、进一步固化和泛化了用户习惯,因此超市退出生鲜零售的 历史 舞台,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这个赛道上巨头云集,竞争激烈。虽然“反垄断”,乍一看是给予了小公司崛起的机会和空间,但很遗憾的是,巨头不仅不会被“压住”,反而由于通过监管的介入,把不正当竞争的隐患挖出来,提前消化掉了。一方面避免了一些平台真的无序扩张成了“出头鸟”,然后再被打击风险;另一方面原本就不差钱的巨头们,也“不得已”采用省钱且相对 健康 的方式进行着商业模式的迭代。
      而不管IPO是真是假、成功与否,叮咚买菜大概会维持现有的规模,放缓扩张的速度,一心扑到经营上。二级市场在短期内还是不会把烧钱当回事,但是利润率和增长率,是叮咚买菜必须讲出来的故事。

叮咚买菜IPO:“小贩”的破釜沉舟

2. 叮咚买菜获7亿美元融资,生鲜电商烧钱背后玩的究竟是什么?

生鲜电商属于新兴行业,通过烧钱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力,所以投资机构也纷纷看好这个行业。有媒体日前发文表示,知名生鲜电商品牌叮咚买菜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融资金额为7亿美元,这应该是今年以来,电商行业最大规模的融资了。这次融资吸引了不少的新投资方,公司的股东规模也更大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按照公司的说法,公司将把资金用于市场的拓展。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叮咚买菜已经实现了9轮的融资了,目前公司在生鲜电商行业属于头部,其公司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二十多个城市,订单量超过了90万。但有一点比较特殊,就是生鲜行业,对供应链要求比较高,无论是存储还是运输,成本都非常大,各家公司现在都在亏损状态,未来在没有实现规模化之前,都很难实现盈利。

虽然已经有先发优势,但对于叮咚买菜来说,其压力依然不小,要知道仅在去年国内新注册的生鲜电商公司就超过了三千家,其中不乏阿里巴巴,美团等大型公司,面对他们的规模优势,未来生鲜电商行业依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参考资料:
阿里、美团、滴滴、拼多多、京东等巨头纷纷下场参战,2020年6月滴滴“橙心优选”上线,7月美团推出美团优选,8月拼多多上线“多多买菜”……如阿里等成熟的互联网平台玩家自带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数据能力入场时,又再次搅动了市场的风云。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们也在用“百亿补贴”的方式,让线上买菜缓步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虽然目前在生鲜赛道上的多种模式里,无论是前置仓模式还是社区团购模式,都处在前路未知的状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市场的竞争必将进一步集中化。

3. 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叮咚买菜引热议!生鲜电商未来的前景到底怎么样呢?

首次实现阶段性的盈利叮咚买菜引发了热议,生鲜电商未来的前景并不是特别的好。这当中一些人在买菜或者是生活日用品的时候都会选择直接从某一些电商平台进行购物,一般都是在当天下单,第2天就能够准时的送达。由于在电商平台上面购买的产品,价格要便宜一些,也就会吸引很多人,同时这当中叮咚买菜和多多买菜上面都会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也就会直接压低售卖产品的价格,这样的恶意竞争关系并不会使品牌能够做得更长久。
虽然说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快,年轻人在购物的时候都会选择直接从网上去下单。有的年轻人去考虑到在超市里面逛逛超市,也是一种休闲放松的一种形式,与其把自己的时间全部都浪费在手机上去选购产品,倒不如直接线下购物逛超市。因为谁也没有办法确定自己在购物的过程中,是否会容易出现漏买商品的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生鲜电商,也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在疫情解封了以后,没有谁会愿意长时间的待在家里面在网上去购物。所以也正是因为有了疫情,才实现了多多买菜叮咚买菜的电商平台盈利,但是如果按照日常的成本去进行计算,慢慢平台出现的恶意竞争。也有一些人从这些电商平台里面购买的产品,都会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也会导致购买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少。
不光是超市和各大电商平台都会存在着竞争关系,彼此在售卖货物的时候都会逐步的压低价格,以促销打折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购物。但是却发现不管用什么样的手段去促进消费,都很难带动消费者的消费想法。因为当代的一些人大多都是考虑在手上攒一些钱,尽量的少消费,减少购买一些不必要的产品。

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叮咚买菜引热议!生鲜电商未来的前景到底怎么样呢?

4. 叮咚买菜首次阶段性盈利,生鲜电商的难点在哪里?

生鲜电商的前景看起来可能非常美好,但想要实现盈利,其实并不容易。叮咚买菜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生鲜电商暴露的短板实在太多,主要是因为生鲜并不是每天都要吃,也不是最基本的刚需,而国内生鲜电商的模式比较单一,而很多平台都陷入价格战中不能自拔,没有找到盈利的方法。

1.难点之一:获取客源的手段比较单一传统,难以增长新用户
地推,赠优惠券等方式依然是生鲜电商获取顾客的一种主要手段。很多电商平台都是在小区门口设立摊位,通过注册App送鸡蛋的方式,或者通过送给一些老用户蛮减优惠券,来争取新用户,并且维持老用户。这种方式非常耗费成本,而且用户的粘性不够,优惠券用完之后很难回购。而这也是打价格战的一种方式,不利于盈利。

2.难点之二:前置仓模式也是生鲜电商所处的难点
前置仓的模式,实在太耗费成本,很多门店配备了仓储配送中心,实现最后1公里的配送,但这样的模式损耗的费用非常高。生鲜本来获取的成本就不高,还采用前置仓的模式,让履约的成本更高。用户不断增加造成了损耗成本更高,因为用户增加并不能够实现盈利,而且在生鲜平台上买的菜很多都不新鲜,也让用户失去信任。

3.难点之三:外卖平台,商家自配模式的冲击
现在外卖平台非常方便,用户想要吃什么,在外卖平台上很快就能够送过来,基本就不用等待,这对生鲜电商的影响重大。而且生鲜电商相比较外卖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而且很多当地的大型超市都配备了自配模式,只要订购门槛价格的商品,就能够实现免费配送,这对生鲜电商的冲击也很大。

5. 叮咚欲借“菜篮子”生意赴美上市,叮咚“买菜”能在未来之路越走越远吗?

近日,生鲜电商赛道传出有企业赴美上市的消息吸引不少关注。2月18日,根据彭博的消息透露,叮咚买菜考虑最快年内赴美IPO,至少募资3亿美元,准备和每日优鲜争夺生鲜第一股的席位。
目前生鲜电商正成为互联网拥挤的赛道之一,如今生鲜电商行业加速向龙头汇聚,这个赛道集齐了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等所有传统互联网巨头,但目前还没有那个企业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
如若叮咚买菜传出上市消息,在生鲜电商行业的下半场角逐中叮咚买菜能否具有先发优势?在叮咚买菜之后,每日优鲜也被爆出上市的动作,生鲜电商赛事谁能成为最大玩家? 

资本持续输血,叮咚买菜欲借上市缓资金压力2020年的疫情使得更多用户选择线上消费,在客观上也推动生鲜电商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据Fastdata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生鲜电商交易额达1821.2亿美元,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交易额度。并且这一增长趋势还将继续。 

在疫情推动下,这使得生鲜电商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让叮咚买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平台在用户数据上增长明显。2020年1月-3月,根据第三方数据监测,叮咚买菜日订单量增长了3-4倍,订单单价较平日上涨30%。根据极光数据公布的统计数据,叮咚买菜的2020年均MAU为5317万,年MAU增长率为89%。
在用户增长背后,为了进一步扩张市场,各个平台之间对资金的需求也加大。为了保证扩展速度,叮咚买菜此前进行了多轮融资,过往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鸥翎投资、华人文化基金、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等,在2020年5月由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投资完全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说明资本对“前置仓”模式颇为看好。 
前有狼后有虎,叮咚买菜上市胜算几何?对于生鲜电商平台来说,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前置仓”模式上。据悉叮咚买菜将前置仓建在社区周边一公里内,且利用用户画像及智能推荐精准向目标用户推荐相关产品,通过自建物流团队保证在29分钟内配送到家。
这种模式虽然能实现低损耗、高满意度,但也有一定的局限。对于叮咚买菜来说,宣告赴美上市是个新的开始,只是它能否在资本市场靠前置仓模式吸引投资者? 
地域局限,业务扩张或受阻 在后期的“抢地盘”战场中,前置仓、自养骑手、用户画像虽然能产生强大的地域优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叮咚买菜的市场扩展能力。
据极光iapp数据显示:目前叮咚卖菜的优势区域仍然是上海及周边区域。而O2O模式依靠丰富的消费场景,不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没有特别强的针对性,使得他们不受地域的制约,这有利于它的市场扩展,以京东到家为例,据极光iapp显示:截止2020年10月京东到家用户所在城市分布:北京、上海、成都、深圳、重庆,在中国南北方都有一定的市场。 
叮咚买菜作为垂直类生鲜电商平台在用户基础上具有明显的劣势,缺乏用户基础,使得前期引流成本提高,据比尔咨询《2020年6月生鲜电商APP活跃用户数》显示:叮咚买菜以165.4万月活跃度排名第七。从数据上看,叮咚买菜处于生鲜电商行业的第二梯队,第一梯队被传统的综合电商平台霸占。其中都是以前置仓垂直电商模式为特色的每日优鲜以759.8万月活跃度名列第四。 

对于叮咚买菜来说,要想保持较好的用户增长,除了在前置仓上要有自身的优势之外,其实在价格层面还是要有更大的话语权,但这个层面还是基于叮咚买菜在市场的竞争力。不论是京东到家还是盒马,背靠互联网巨头在市场扩张层面还是具有更大的优势。 

叮咚欲借“菜篮子”生意赴美上市,叮咚“买菜”能在未来之路越走越远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