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的一个小故事?

2024-05-19 19:49

1. 刘伯承的一个小故事?

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
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国军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
后来,刘伯承被群众所救,在临江门外一所教会医院治眼伤。给刘伯承医治眼伤的医术高明的德籍医生阿大夫。看过刘伯承的眼伤后,决定对刘伯承施行全身麻醉的手术。 刘伯承从阿大夫口中了解到,施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他坚决地向阿大夫提出,给他做这次手术不用麻醉。
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了阿大夫,他终于同意了刘伯承不用麻醉药物的请求。 手术开始后,阿大夫聚精会神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先将腐肉割去,然后将破碎的眼球挖掉,然后再将断裂的血管缝好。在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中,刘伯承始终未呻吟一声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阿大夫又给他的右眼安上了一只假眼球。

扩展资料:
刘伯承(1892-1986),中国革命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家境贫寒,自幼发愤苦读,学习成绩优异。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年冬赴苏联,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入优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31年奉命赴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挺进山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9月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所部反击向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军,指挥上党战役,一举全歼阎锡山部十三个师。
1947年6月底,根据党中央关于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决策,与邓小平率十万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实施中央突破。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直出浙赣线,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
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事副主席。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刘伯承的一个小故事?

2. 刘伯承的故事

刘伯承元帅是举世闻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1892年12月4日,诞生在重庆市开县赵家镇一户农民家庭里。 

  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是赵家镇一带有名的“泥腿子文人”,母亲周寅香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伯承5岁时进了私塾,受教于启蒙老师任贤书。这任贤书是位奇人,对刘伯承日后成为伟人有着重要影响。此人系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部下,大渡河一役翼王兵败,他便辗转流落到开县。对于这位私塾老师,成为元帅后的刘伯承还经常对人提起,夸他会武术、懂军事,教学认真,对儿童时期的刘伯承影响至深。 

  现在凡到“刘伯承同志故居”参观的人,都会听到讲解员讲起有关刘伯承成才和他老师任贤书的趣事、传说。有天黄昏,任贤书对“泥腿子文人”刘文炳说:“仁兄,你家这宅院可是块风水宝地啊!”“此话怎讲?”“你来看。”任贤书朝后山一指,“这沈家湾山势像一把交椅,后山是靠背,左右两边的山梁不就是椅子的扶手吗?”此时落日西下,山色如黛,刘文炳说:“就算是一把交椅吧,这又如何是风水宝地呢?”任贤书道:“你家宅院坐落在交椅正中,屋前是一片台地,这在堪舆学中称‘点将台’。仁兄看那山下面的田坝之上,成排成行堆立田头的谷草垛,好比沙场军阵,气派非凡,这不就像是领军将帅眼中的阅兵场吗?”妙极!就是这位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手下部将任贤书,道出了数十年后“泥腿子文人”刘文炳之子刘伯承的戎马前程。“点将台”、“阅兵场”相伴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显然,刘帅故乡的乡亲,把赵家镇的山形水势神化了,还附会说,刘伯承母亲在胎儿降世的前半夜,梦中一声惊叫,醒来看见一条白龙在头顶盘旋,朝她点头摆尾,不一会儿便破空飞去…… 

  神话!一则极具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美丽的神话。乡亲们都说,刘伯承自幼不凡,是赵家镇这块风水宝地降世的武曲星。其实关于刘伯承的身世,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信大家读后就会明白。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在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张家坝一户农民家庭里,因为他出生时曾祖父刚去世两个月,所以父母给他取名孝生,字明昭。伯承排行老大,下面尚有三弟三妹。 

  幼年时的刘伯承聪明、活泼,但顽皮、好动,爬树掏鸟
蛋、上房捅野蜂窝、什么都敢干。当时,刘文炳要养活全家九口人,生活日益艰难,况且在遭到科举考试的不公正对待后,他已无心仕途,但他看到五岁的孝生聪明伶俐,智力发展快、接受能力强,便很想早点送他入学读书。但附近的几所塾馆都离家较远,而且要涉水过河,很让人放心不下,所以此事也就搁了下来。 

  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一位流落开县的“乞丐”来到刘家门前,引起了刘家的注意,他就是刘伯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任贤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刘文炳发现任贤书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且还熟谙兵法,精通武术。因此,他对任贤书也更加敬重,为了解决这位外乡孤老的生计问题,同时也使孩子能就近入学,在取得任贤书同意后,由刘文炳出面,邀集了四方邻里二十多名学龄儿童,在刘文炳老屋附近的一座茅屋里办起了一所私塾。这样,刘伯承就在任贤书名下启蒙读书了。 

  孝生进入私塾后,开始和孔夫子、孟夫子打上了交道,整天学习《三字经》、《千家诗》,读《四书》、《五经》,但是,“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并没有使他完全归顺,贪玩逃学之事时有发生。 

  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改变了顽皮的性格,正视了自己的学业。有一天,不识字的母亲盯着儿子背书,孝生急于出去玩耍,便闭着眼睛瞎背一通,碰巧这天父亲没出门,也在里屋看书,听见孝生乱背一气,便高声斥责他:“孝生,你欺负你妈不识字,乱背什么?我告诉你,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看你以后怎么过?” 

  听了父亲的话,母亲方知受骗,伤心地边哭边说:“谁叫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连自己的儿子也欺骗我不识字,叫我怎么不伤心呢?” 

  看着伤心的母亲,孝生内心震动很大,他觉得很对不起母亲,便向父亲保证:“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逃学了,一定好好念书,你们就看吧。” 

  从此以后,小孝生立下志向,发奋读书,他每天第一个到课堂读书,晚上回家读到深夜。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书,他都要弄通,并且仔细地圈阅和批注,一部《孟子》他圈阅过数遍;练习书法更有耐力,常常一个字练习几十遍,直到和字帖上的字差不多了才接着练下一个字。在学习中,他常常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温故而知新”的道理鞭策自己。他除了运用一般的学习方法外,还逐条逐条地背字典,字典中的许多条目他都能够背下来,使他日后成为一个知识丰富,文字基础扎实、记忆力很强的人。 

  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勤奋、努力,孝生的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各门学科的成绩远远超过一般学生。孝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从他的老师任贤书那儿更多地汲取着精神养料。任贤书早年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他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且熟谙兵法,精通武术。他除了严肃认真地向学生授课外,在课余时间还教学生操练武术,而且,他还很注意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他经常给学生进述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和《三国》、《水浒》的故事;教学生吟诵《满江红》、《正气歌》等充满爱国主义的诗篇。在任贤书的影响下,孝生不仅将《汉书》、《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看了又看,还能将书中重大战役、主要故事情节讲述出来,他尤其赞赏劫富济贫的梁山好汉、钦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更敬慕文武双全的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这一切对他的心灵和思想无不产生影响。  
1904年,年仅十二岁的刘伯承,立志报效国家,参加了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刘文炳自早年参加县试受挫后,早已抛弃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念头,但为了陪同儿子应试,他还是违心地报了名。第一轮考试结束后,父子二人双双中榜。不料却又被人检举了上辈人做过吹鼓手的身世,结果,父子两人被双双逐出考场,这使年幼的刘伯承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不解地问父亲: 

  “爸爸,什么是‘优人之后’?为什么‘优人之后’就不能考秀才呢?” 

  父亲满腔悲愤地告诉他:“还不是你爷爷年轻的时候家里穷,虽然有打铁的手艺,但仍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所以,你爷爷就留心学会了吹唢呐,逢上别人家有红白喜事,都来请他当吹鼓手。从此,你爷爷就成了‘优人’,我们就成了‘优人之后’。” 

  父亲接着说:“但若论起家世来,我们还是‘皇族之后’呢!咱家谱上说,汉高祖时代,刘家有兄弟三人:刘元、刘仲和刘季,刘季就是汉高祖刘邦。我们家就是刘仲的后代,高祖得了天下后,封刘仲为颉羹侯。” 

  年幼的孝生鼓动父亲说:“我们既是皇族之后,那我们找考官说理去”。 

  父亲叹气道:“咱家这一支后来破落了,咱家没有做官的,又拿不出钱来,谁替咱说话呀!” 

  孝生愤愤地说:“这个科考的办法太不合理了,难道穷人就永远穷下去不成,我就要争这口气。” 

  经过这次事件后,刘文炳积郁加劳累,终于一病不起,竟于1906年病逝。从此,养活全家的重担便落在了刘伯承这个家庭长子的肩上。贫困的生活,沉重的家务使他无法继续读书,他退学了。 

  回乡之后,他白天种田、割草、砍柴、替人挑粪,晚上回家织席、舂米,这使他更多地接触了社会,尤其是下层的劳动人民,懂得了社会这部“大辞典”里不仅有正义、光明、美好和善良,而且也充满着丑恶、黑暗、残暴和不公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早就对清政府不满的刘伯承摒弃“好铁不打钉、好郎不当兵”的陈腐观念,说服母亲和家人,毅然从戎。此后,这个“优人与皇族”兼而一体的继承者并没有因“优人”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也没有因“皇族”成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而在几十年之后,成了一颗闪烁在中国上空的帅星。 

  辛亥革命爆发后,19岁的刘伯承剃掉长辫子,翻山越岭到万县投身反清学生军。在“讨袁”、“护国”、“护法”战争中,刘伯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由士兵接连提升,成为“手执青锋卫共和”的英勇斗士和“川中名将”。  
1926年5月,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中共重庆地委常委,年底组织领导了四川泸(州)顺(庆)起义。1927年8月1日,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7月回国,先后担任了中央军委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瑞金卫戍司令、红军总参谋长等职。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刘伯承先是担起了殿后的重任,不久担任先遣司令。在中央红军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他与彝族人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被传为红军作战史和民族团结史上的佳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转战华北,屡建战功。1945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刘伯承先后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和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纵横驰骋于黄河南北、江淮河汉。刘邓大军所向披靡,他和邓小平一道,率十万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在上党、平汉、淮海、渡江战役中,在进军解放大西南战役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建国后,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不久主动请缨创建军事学院,任院长。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同志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遵照他生前夙愿,骨灰播撒在太行山区、淮海大地和他的故乡——重庆市开县赵家镇。回到故里的骨灰,是中央军委派专机,由刘帅子女护送回开县的。子女们亲植两株黄桷树,刘帅骨灰就葬于树下。刘帅小女儿刘雁翎在安葬父亲骨灰时,讲了如下一段感人的话——“爸爸,我们早听您说,家乡有一种黄桷树,生命力强,根深叶茂。您早年丧父,全家靠您干农活挑起重担。您后来投身革命,也是在黄桷树下,告别亲人,踏上征途的。爸爸,让大哥、小弟和我,在您的故居的门口种两株吧。天寒,它可以挡风,天热,它可以遮荫。若干年后,它们将与家乡茂密的黄桷树林融成一片,用那粗壮苍劲的枝干,托住白云,擎起蓝天。”

3. 刘伯承的故事?

你要的是故事不是简历吧!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位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功劳,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 手术开始了…… 为了革命,刘伯承(忍受、忍耐、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艰苦、困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他双抓破了被单,自始自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坚定、坚决)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是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刘伯承的故事?

4. 关于刘伯承的故事?

  自古猛将往往出自伍卒。刘伯承军校毕业后当排长打第一仗,见对方是乌合之众的土匪,就下令冲锋并带头猛扑上去。上司虽表扬其勇敢,他却自认“有勇无谋,没有打好”。此后,他每打一仗都要思考,都要总结。南昌起义失利后,他到了苏联,马上总结出四项弱点和八条行动错误在红军中,他虽是参谋长,却总在第一线指挥,并结合实地考察提出办法。抢渡大渡河时,他亲自站在河岸上组织炮火掩护并调配部队。在安顺场以一条小船抢渡成功后,他又计算以现有渡船全军需一个月才能过河,必须再夺北面的泸定桥。当他率勇士们星夜兼程夺下此桥后,无比激动地上去连跺三脚说:“泸定桥啊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多少心血!”

  进入抗日前线后,面对狡猾又凶悍的日军,刘伯承注意勘察战场设巧计。神头岭伏击战前,司令部按地图先是确定在岭上埋伏,打岭下公路上通过之敌。刘伯承亲自去看地形,发现公路实际是在岭上,连说:“粗枝大叶可要害死人啊!”他及时改变了设伏方案,一战歼灭了鬼子1000多人。刘伯承也注意学习日军的长处,百团大战中关家垴一战后,他马上去看敌人阵地,发现鬼子临时挖的“猫耳洞”对防炮很有用,便推广到各部队。国内盛传刘伯承是“武神投胎”,其实他打仗巧的原因恰恰在于擅长动脑并深入实践,这也正是革命军队一向提倡的勇敢加智慧的结果。

5. 刘伯承的小故事

刘伯承的小故事


刘伯承将军的婚恋故事



人人都知道刘伯承是名战功赫赫的元帅,可鲜有人知的是,这个战将却因“文”得来了一段真诚的爱情。
  1911年,刘伯承从戎,开始了军旅生涯,1924年在吴玉章等革命家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35年,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时,他与红军战士汪荣华相识了。


  

  汪荣华出生在安徽六安县郝家集一个普通农家。汪荣华的姑父冯先卓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他在读书时接触了马列主义,并加入了共产党。受姑父和革命气氛的影响,汪荣华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火种,她和男孩子一样,打土豪、分田地,站岗放哨,干得十分起劲。1931年,独山区青年掀起了参加红军的热潮,村里的青年都踊跃参军。少妇送郎当红军,父母送子上战场,人们都以参加红军为光荣。“当红军去”———这个埋藏在汪荣华心底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于是,她毅然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她只有14岁。

  1935年6月中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党中央派中央代表团慰问广大指战员。一大早,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部队的战士就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街头,欢迎中央代表团的到来。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一位戴着眼镜、富有军人气质的人引起了当时任省苏维埃邮政局副局长的汪荣华的注意,她问站在身边的陈明义同志:“那个戴眼镜的人是谁呀?”陈明义告诉她:“他是刘伯承总参谋长。”从此,刘伯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汪荣华调到了总参谋部四局工作,与刘伯承在一起的机会多了。这段时间,他们在一起加深了相互了解。

  刘伯承常常在繁忙的军务之后,教汪荣华学政治、学文化,给她讲历史,在行军过程中鼓励她前进。虽然当时刘伯承正遭受张国焘的迫害,但他对革命仍然充满了信心。刘伯承的诚实朴素、平易近人、办事严谨、知识渊博以及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使汪荣华更加敬重他,并由此产生了感情。

  一天晚上部队宿营后,刘伯承处理完公事,就磨了一盘墨,提起笔,工工整整写起蝇头小楷的情书来。他一连写了好几篇,叠起来装在信封里,让通讯员当面交给汪荣华。汪荣华看过信后,又是激动,又是害羞。与刘伯承相识后,她的确钦佩刘伯承的才华学识和高尚品德,在万里征途中,能有这么一位知己,她从心里欢喜。然而,她也有些顾虑,自己是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儿,只读了一年私塾、两年洋学堂,14岁就当了红军。参加红军后,经过实际工作和斗争的锻炼,虽然有所提高,但比起刘伯承来,不论资历和学识都相差很远,和他结成伴侣合适吗?因此,他俩第一次相约在河边散步时,她把心里话掏了出来。刘伯承听了以后,爽朗地笑着说:“这有啥子关系嘛!我家也是贫穷农民,祖父还当过吹鼓手。为此,我考秀才被县官赶出了考场。正因为我们穷,活不下去,才起来革命,才走到一起来了。只要我们有共同理想,志同道合,就能结成革命伴侣,永远战斗在一起,白头到老!至于文化知识水平低一点,可以学习嘛。你自己努力,我尽力帮助你。”

  听了这样推心置腹的话,汪荣华心头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了。

  从河边散步回来时,汪荣华对刘伯承关切地说:“你眼睛不好,给我写信还用毛笔写那么工整的小楷,多费眼睛呀!”

  刘伯承诚恳地说:“生平第一次写这样的信,当然要认真喽!”

  1936年,在曲子镇这个靠近清沅河的甘南小镇上,刘伯承和汪荣华结成了终生伴侣,婚礼极为简朴,没有鲜花和丰盛的酒宴,没有崭新的被褥,更没有红烛新房,但他们却感到是那样的幸福。

  婚后不到一周,刘伯承接到党中央的指示与汪荣华一起前往保安接受新的任务。

  拂晓,正当他们沿山沟向保安疾进时,突然,一架敌机从他们头上呼啸而过,接着一声轰响,炸弹在他们身边爆炸了!顿时浓烟滚滚,弹片横飞,当汪荣华极力从硝烟中抬起头来时,她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刘伯承倒在地上,身边流着一滩血。她心里一紧:“伯承负伤了。”她赶忙跑过去,拨开刘伯承和警卫员身上的黄土,含泪为他们包扎伤口,刘伯承擦着镜片上的尘土安慰她说:“不要紧,打仗挂彩,乃兵家常事。”

  这时,刘伯承低头发现汪荣华的腿也负了伤,他抬手抚摸着汪荣华的伤口深情地说:“革命没有不流血的。现在我们俩都负伤了,但我们不能停下来,我们还面临着敌情。荣华,数你伤轻,赶队伍去吧!”汪荣华看着受伤的丈夫,摇摇头说:“我不能丢下你,丢下你们,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

  刘伯承想到,四周到处都有敌人活动,都呆在这里很危险,随时会有牺牲的可能。于是,他以命令的口气说:“我命令你走,现在能减少一个人的牺牲,就是为革命保存一分力量。这里离我们的队伍不远,你快走,还来得及。”汪荣华见刘伯承下了命令,不得已起身向刘伯承和警卫员告别,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

  约莫个把钟头,部队收容班的同志赶了上来。由于刘伯承和警卫员伤势太重,只好由战士们搀扶着走。走着走着,他看到前面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知道这是汪荣华,看着妻子的背影,他心中不由产生了一种对妻子的敬佩之情。

  刘伯承和汪荣华这一对从艰苦征途和严酷的政治斗争中走出来的患难夫妻,在战场上生死与共。婚后他们始终战斗在前线,有了孩子,他们就托付给保育院或是老乡。直到解放后,他们才真正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刘伯承的右眼是怎么失去的
   

   








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国军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

  后来,刘伯承被群众所救,在临江门外一所教会医院治眼伤。给刘伯承医治眼伤的医术高明的德籍医生阿大夫看过刘伯承的眼伤后,决定对刘伯承施行全身麻醉的手术。

  刘伯承从阿大夫口中了解到,施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他坚决地向阿大夫提出,给他做这次手术不用麻醉。

  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了阿大夫,他终于同意了刘伯承不用麻醉药物的请求。

  手术开始后,阿大夫聚精会神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先将腐肉割去,然后将破碎的眼球挖掉,然后再将断裂的血管缝好……

  在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中,刘伯承始终未呻吟一声。

  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阿大夫又给他的右眼安上了一只假眼球。刘伯承又重登征鞍,继续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了。(摘自《老年文汇报》)

刘伯承的小故事

6. 刘伯承的小故事?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位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功劳,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 手术开始了…… 为了革命,刘伯承(忍受、忍耐、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艰苦、困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他双抓破了被单,自始自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坚定、坚决)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是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满意请采纳谢谢

7. 刘伯承的故事

自古猛将往往出自伍卒。刘伯承军校毕业后当排长打第一仗,见对方是乌合之众的土匪,就下令冲锋并带头猛扑上去。上司虽表扬其勇敢,他却自认“有勇无谋,没有打好”。此后,他每打一仗都要思考,都要总结。南昌起义失利后,他到了苏联,马上总结出四项弱点和八条行动错误在红军中,他虽是参谋长,却总在第一线指挥,并结合实地考察提出办法。抢渡大渡河时,他亲自站在河岸上组织炮火掩护并调配部队。在安顺场以一条小船抢渡成功后,他又计算以现有渡船全军需一个月才能过河,必须再夺北面的泸定桥。当他率勇士们星夜兼程夺下此桥后,无比激动地上去连跺三脚说:“泸定桥啊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多少心血!”

  进入抗日前线后,面对狡猾又凶悍的日军,刘伯承注意勘察战场设巧计。神头岭伏击战前,司令部按地图先是确定在岭上埋伏,打岭下公路上通过之敌。刘伯承亲自去看地形,发现公路实际是在岭上,连说:“粗枝大叶可要害死人啊!”他及时改变了设伏方案,一战歼灭了鬼子1000多人。刘伯承也注意学习日军的长处,百团大战中关家垴一战后,他马上去看敌人阵地,发现鬼子临时挖的“猫耳洞”对防炮很有用,便推广到各部队。国内盛传刘伯承是“武神投胎”,其实他打仗巧的原因恰恰在于擅长动脑并深入实践,这也正是革命军队一向提倡的勇敢加智慧的结果。

刘伯承的故事

8. 刘伯承的故事

子弹从眼眶飞出刘伯承的右眼是怎么失去的
  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国军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后来,刘伯承被群众所救,在临江门外一所教会医院治眼伤。给刘伯承医治眼伤的医术高明的德籍医生沃克,看过刘伯承的眼伤后,决定对刘伯承施行全身麻醉的手术。刘伯承从沃克医生口中了解到,施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他坚决地向沃克医生提出,给他做这次手术不用麻醉。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了沃克医生,他终于同意了刘伯承不用麻醉药物的请求。手术开始后,沃克医生聚精会神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先将腐肉割去,然后将破碎的眼球挖掉,然后再将断裂的血管缝好……
  在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中,刘伯承始终未呻吟一声。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沃克医生又给他的右眼安上了一只假眼球。刘伯承又重登征鞍,继续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