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试卷

2024-05-06 02:52

1. 初二上册物理试卷

06年中考题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2006 上海浦东)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厘米时,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B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2006 江西)有三个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易照相机,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第二个做成了一台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用,观察了一只小昆虫.使用过程中,下列对应关系连线正确的是(C ) 
(2006 北京朝阳区)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C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2006 临沂市)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B )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006 厦门)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蜡烛、光屏、凸透镜 
B、虚像也能成在光屏上 
C、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D、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2006 佛山) ( C ) 
(2006 广州海珠)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D ) 
A.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 
(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2006宜昌)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C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2006 衡阳)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006 株州)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用它可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 A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速很大 
(2006 太原)人的眼睛象一架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B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006 镇江)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2006 镇江)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2006 徐州) 下列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C )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显微镜 
(2006 盐城)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 
(2006 锦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2006 沈阳)甲在阳光充足的教室内,小阳手持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可以在墙上看到窗户的像,这个像是 ( B ) 
A.倒立、等大的 B倒立、缩小的 
C.正立、放大的 D正立、缩小的 
(2006 成都)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06 成都)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 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 
(2006 内蒙) 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光屏在1.5倍焦距时,屏上有像。你认为在直线CD上,光屏的位置至少移动 cm时,就会出现任意移动蜡烛屏上都无像的现象。 
答案:5 
(2006 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答案:15cm;正立 
(2006 芜湖) 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人眼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根据老花眼的结构可判定,老花眼的明视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 
答案:凸透镜,倒立,大于 
(2006 黑龙江)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答案:凸透 会聚 
(2006 钦州市)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选填“凸”或“凹”);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如图8所示),看到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凸;虚 
(2006 桂林)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答案:凸透镜,虚 
(2006 宜昌)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 
答案:凸;虚. 
(2006 黄冈)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_______射, 
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______镜 
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 
摄影时要求背景较_________ 
(填“亮”、“暗”)。 
答案:反射;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暗 
(2006 襄樊)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 镜。 
答案:凸透 
(2006 长沙)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通过一个透镜的情景,由图可知该透镜是__________透镜。当它作为照相机的镜头,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能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_像。 
答案:凸 ; 实 
(2006 株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图1是表示小亮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____________眼。矫正的方法是戴____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近视; 凹 
(2006 长春)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答案:凸(或会聚);倒立;弱 
(2006 锦州)小强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小 
(2006 云南)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人像,人与镜头的距离应 3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 或“虚”)。 
答案:大于;实 
(2006 昭兴)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 ,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 (选填:“丙”或“丁”)。 
答案:甲,丁 
三、作图题: 
(2006 广州)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2006 北京朝阳区)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2006 四川乐山)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006 厦门)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2006 河北)按下面要求作图。图甲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006 泰州) 请在图10中画出近视眼看物体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并在像上标出与物体上A点相对应的像点A′。 
(2006 锦州)请你画出图4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答案 
(2006 泰安)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四、实验题: 
(2006 连云港)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答案: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倒立、放大、实像 
(2006 无锡)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答案:(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纸,调节透镜到纸面的距离,直至纸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其它方法正确同样给分) 
(2)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焦距都有关系,因此研究实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时应控制物距不变 
(2006 福州)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17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一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倒立;(2)焦距(或弯曲程度),像距;(3)c;(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 cm (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其他建议合理即可) 
(2006 福州)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3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2)B 
(2006 韶关)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左图),其中在B上应放置: .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和 .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答案:(1) 凸透镜 (2)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3) 物距 ; 像距 (4) 能 (5) 能 
(2006 南通)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 
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答案:(1)9.4(9.2—9.5) (2)同一高度 (3)缩小;照相机 
(2006 内蒙)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 
答:(1) 
(2) 
(3) 
答案:(1)透镜对着太阳光(平行光源)移动,另一侧有亮点说明是凸透镜 
(2)用手去摸,中间厚、两边薄的说明是凸透镜 
(3)点燃蜡烛,在另一侧的屏上看能否成像,能成像的是凸透镜

初二上册物理试卷

2. 初二上册物理考试题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到括号中)(共42分)
1.下列物体不是声源的是                                                ( C   )
A.飞行的蜜蜂                  B.运转的马达
C.张紧的橡皮筋                D.演奏的手风琴
2.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靠喉咙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3.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 B   )
A.验钞机       B.夜视仪      C.荧光灯      D.三棱镜
4.“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 C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这是指声音的      ( B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不同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6.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D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清水冲洗                          D.用医用酒精擦洗
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B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草丛中出现露水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8.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全部放热的是                                    ( D   )
A.熔化、液化和升华                    B.熔化、汽化和凝华
C.汽化、凝固和升华                    D.凝固、液化和凝华
9.下表是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物质 水银 金 钢 萘 钨 酒精
熔点(℃) -39 1064 1515 80.5 3410 -117
沸点(℃) 357 2500 2750 218 5900 78
A.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B.电灯泡里的灯丝通常用钨制作,因为钨的熔点高
C.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气温
D.表中物质的沸点都可用水银温度计测得
10.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D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冲击礁石发出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11.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D   )
A.太阳和月亮                  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                  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12.城市噪声控制是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可以加强城市噪声的监测和管理。下列哪一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B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D.在街道两旁种植树木
13.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哪一措施             ( A   )C
A.采用大量的冰块使其熔化吸热
B.利用电风扇猛烈地吹
C.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
D.打开室内冰箱门以降低温度
14.百米赛跑时,如果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所测得的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的要                                                              ( B   )A
A.好一些                                     B.差一些
C.与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所测得的成绩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29分)
1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音色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空气_____传播的。
16.如图所示,从物理学角度看,(a)图是__乐音______的波形图,(b)图是___噪声_________的波形图(选填“乐音”或“噪声”)。





17.如图,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____响度__________;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__请勿鸣笛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








18.比较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表的不同点:
(1)第一个温度计没有C形缩口                                                   ;
(2)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不同                                                    ;
(3) 两个温度计的分度值不同                                                   。


19.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__汽化    凝固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___放_____热的原理。(选填“吸”或“放”)
20.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生活、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___热___电_____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__太阳__化学_____能。
21.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这是沥青在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是升高的,说明沥青是___非晶体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2.今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汽化___升华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处水蒸气就___凝华___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液化____熔化__成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很多宾馆里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请你说出它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水蒸发吸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一现象说明了_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___红_______、___绿_____  和___蓝_________。 
25.白光透过绿色玻璃后如果照射到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_绿____色;如果照射到小白兔上,小白兔的身体呈___绿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黑______色。
26.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汽化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0分)
27.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放在玻璃罩内的小电铃这时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任何声音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放在玻璃罩内的小电铃的声音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3)此实验说明了_真空中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红光________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____红外线______________,这种光的主要特性是___产生热_____效应。探究时,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的作用是  降低温度         
                                                               。
29.如图A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一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果第二次划齿的力量较大,___二____次发出的声音较响。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梳齿的疏密度____乙__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30.阅读下列短文要求从中找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小林中午放学了,天气非常炎热,小林在路边买了一支冰棍,打开包装纸,冰棍上冒着白气,吃了冰棍以后,哇!凉快多了。他边走边唱,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就闻到一股香味,原来妈妈正在做油炸鸡大腿,一不小心,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产生了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句子或短语1:______冒着白气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汽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
句子或短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沸腾时的不同深度A、B处气泡的大小(2)图中所示的温度是__92_____℃。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该同学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
A.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前5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能总结的结论有:①____该实验中水的最高沸点为9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数据的最低温度为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为了缩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可以用温水进行加热;用火力更强的酒精灯


(5)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
靠近壶嘴的温度比和壶嘴有一定距离的温度高一些,所以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到“白气”


32.下表是某同学做海波熔化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T/℃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48 48 51 54 57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边图中完成海波的熔化曲线。
(2)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海波属于____非晶体_____晶体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48____℃;
②在0min~8min的时间内海波所处状态为____固______态,这个过程是____放热__吸热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③在8min~10min是海波的__熔化______过程,此过程是____放热___吸热_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海波处于____固液并存_____________状态;
④从第__11_____min开始海波的温度又继续上升,此时海波所处的状态为__液_____态。
33.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高低,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
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重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C___A_(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中的酒精和乙醚,把两只烧杯都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倍中酒精和乙醚的多少。






四、计算与应用题(共9分)
34.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4)请你再列举二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答:(1)不能,因为超声波高于20000Hz
(2)海洋的深度为1530米     海洋的深度为3060米
(3)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4)B超,超声波测速仪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C B D B D B D D B C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5.音色;空气    16.乐音;噪声      17.响度;禁止鸣笛; 
18.(1)测量范围不同;(2)分度值不同;(3)构造不同(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19.凝固;放    20.电;化学     21.熔化;非晶体     22.升华;凝华;熔化      23.①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手上水蒸发加快;②吹出的风使空气流动加快,使手上水蒸发加快       24.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红光;绿光;蓝光      25.绿;绿;黑     26.汽化;压缩体积
三、实验与探究题(3分+4分+3分+4分+9分+11分+6分,共40分)
27.电铃声逐渐变小;电铃声逐渐变大;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每空1分)
28.红光,红外线,热,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每空1分)
29.一,二,乙(每空1分)
30.炎热,温度高;冒白气,水蒸气发生液化;凉快多了,冰棍熔化吸热;边走边唱或产生了剧烈的响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每空1分)
31.(1)略;(2)92;(3)①水的沸点是98℃;②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5~9min内水的温度不变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4)给烧杯加盖子;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加大火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5)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画图2分,每空1分,(4)、(5)问各2分)
32.(1)略;(2)①晶体,48;②固态,吸热;③熔化,吸热,固液共存;④10,液。 (图2分,每空1分)
33.(1)A,(2)略。 (第(1)问2分,第(2)问4分)
四、计算与应用题(9分)
34.(1)不能,因为频率超过20000Hz;(2)3060米;(3)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B超,超声清洗器。(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3. 初二上学期物理试卷及答案

二,选择题:
1.两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一半,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2倍,则它们完成运动所用的时间
甲是乙的一半 B.乙是甲的一半C.二者相等 D.甲是乙的4倍
2.一小车在22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前10米用了2秒,后12米用了3秒,则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4.5米/秒 B.4.4米/秒 C.5米/秒 D.4米/秒
3.冰和水的密度之比为9:10,则0.9米3的冰全部熔化为水时的体积是
A.0.9米3 B. 1米3 C. 0.81米3 D. 1.1米3
4.有一支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75格相等的标度,当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液面停在5格处;当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水银柱的液面停在55格处,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A.-50C~1000C B. -100C~1400C C.-50C~1500C D. -100C~750C 
5.甲乙两人百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落后10米,如果两人以原来的速度比赛,但甲的起跑线后移10米,乙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甲先到达终点 C.乙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
三,计算题:
1.一条隧道长200米,一列40米长的队伍以2米/秒的速度通过隧道,这列队伍全部通过这条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2.一只空瓶的质量为200克,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700克,装满油时瓶和油的总质量为600克,求:①瓶的容积;②油的密度.
3.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总质量为250克,放入一石子后,溢出了部分水,这时称得总质量为300克,把石子小心地取出后,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石子的密度.

5.一只烧杯盛满某种液体时,称得总质量为250克,放入一密度为2.5克/厘米3的石子后,溢出了部分液体,这时称得总质量为350克,把石子小心地取出后,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液体的密度.
6.一空心铝球的体积为500厘米3,质量为540克,如果空心部分灌满某种液体后,整个球的质量为780克,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铝的密度为2.7克/厘米3)
7.有一容器装有60毫升某种液体时称得其总质量为100克.若该容器中装80毫升同种液体时,称得其总质量为116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及该容器的质量.

初二上学期物理试卷及答案

4. 初二物理试卷答案

1,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小鸟.声和光的传播有什么不同?
2,因为真空不传声
33,先求出车的速度,考虑车的长度,求得车速为10m/s。可求出桥车行驶的路程为240m,同样要考虑车身长,所以桥长为200m。
34、先求出小刚所用的时间t=s÷v=2400m÷2m/s=1200s。然后再求出骑车的小明运动的时间,根据题意为1200s-600s=600s。最后可求小明的运动速度为v=s÷t=2400m÷600s=4m/s。
此题也可以比较两人所用的时间,小明是小刚所用时间的一半,而路程相等,所以小明的速度是小刚速度的二倍,所以是4m/s。

5.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20% 每小题2分)
1、在下列图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     )
 
2、站在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带点词句的正确解释;          (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清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
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却似在蓝天中飞翔一般。
   A、湘江水本来就浅,这是一种写实    B、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实像
   C、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虚像    D、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底是虚像
3、投出的篮球能够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      )
A、篮球受到运动员的推力作用      B、篮球具有惯性
C、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D、篮球的惯性大于空气阻力
4、如图一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     )
 
5、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6、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     )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
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   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
7、关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8、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9、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的正确放法应是 (     )
 
10、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鼓掌时,左手受到右手的作用力,右手同时也受到左手的作用力;
B.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发生力的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D.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运动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29% 每空格1分)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照射到凸透镜的表面上,在镜后5cm远处的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若一物体距该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物体通过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胶片相当于_______,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___焦距。
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4、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近视镜属于______透镜,老花镜属于_______透镜。
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其中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中的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立的实像。
6、人踢球时,是______与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
7、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作用,F1=30N,F2=15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8、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把对应题号填在横线上。
①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
②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
③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
④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
A.脚蹬子表面做的粗糙不平            B.刹车时要用力捏闸
C.车轮做成圆形的                   D.要经常给链条上油
9、用20 N的力把重为8 N的物体紧紧地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N。
10、装满沙的箱子总重为200N,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要减小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一种可操作方法)
11、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你就以上两点各举一例。(不要求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5%,第一题2分,第二题1分,第三题2分)
1、完成光路图            2、在方框中填上适当透镜    3、画出斜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所重力的图示






四、实验题(28% 每空格1分,作图题2分,第5题4分)
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这个步骤之_____(填“前”或“后”)。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①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③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④烛焰放在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⑤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可以观察到放大的像;
⑥烛焰从a移到b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______,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
2、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_______N,其分度值为______N。图中的示数为_________N。
3、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钩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①在右图中以质量m为横坐标,以重力G为纵坐标进行描点并连线;
②画出的图线是一条_____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比;
③由图中可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实验中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______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
①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了平面越_______,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
③推理,若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而永远运动下去。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在要求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以及可能的实验结论。
①实验步骤:



②可能的实验结论:


五.计算题(18% 第一题8分,第二题4分,第三题6分)
1、一个体重为65Kg的高空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g取10N/Kg)
①打开降落伞前,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不计空气阻力)


②打开降落伞后,某时刻受到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 = 1000N,此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小、方向如何?


2、一辆汽车重1×104N,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所有阻力是其重量的0.06倍,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多大?


3、用钢丝绳系着一个重500N的物体,
①当钢丝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N?
②当钢丝绳拉着物体悬在空中静止不动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N?
③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多少N?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 每小题2分)
1、C  2、D  3、B  4、A  5、A  6、D  7、D  8、B  9、B  10、C
二.填空题(29% 每空格1分)
1、5;倒立;放大;实  2、凸;光屏;大于2倍  3、凸透镜;会聚  4、会聚;发散;凹;凸  5、凸;倒  6、脚;球;脚;球  7、45N或15N  8、① B;② A;③ D;④ C 
9、8N  10、50N;减少沙子质量(或在箱子下安装滚木)  11、开放题(只要合理都可以)
三、作图题(5%,第一题2分,第二题1分,第三题2分)
1、每条光线1分
2、画出凹透镜1分
3、标度1分,重心与方向1分
四、实验题(28% 每空格1分,作图题2分,第5题4分)
1、前;① c ② a ③ c ④ d ⑤ c、d ⑥ 大;大
2、5;0.2;1.2
3、① 略 ② 过原点的直线;正 ③ G=mg;10;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
4、① 保证每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② 光滑;小;远 ③ 不会;匀速直线
5、①将木块放在铁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将铁块放在木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若F1>F2,则说明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铁块的下表面更粗糙一些;若F1<F2,则说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木块的下表面更粗糙一些;若F1=F2,则说明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两者的下表面一样粗糙。
五.计算题(18% 第一题8分,第二题4分,第三题6分)
1、解:① G = mg                  (2分)
=65Kg×10N/Kg         (1分) 
=650N                 (1分)
方向:竖直向下         (1分)
② F=f-G=1000N-650N=350N   (2分)
   方向:竖直向上          (1分) 
2、解:f=0.06G=0.06×1×104N=600N                                         (2分)
       因为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所以F=f=600N。      (2分)
3、解:①因为物体做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F=G=500N; (2分)
②因为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F=G=500N;       (2分)
③因为物体做匀速下降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合力F =0N; (2分) 
 下册的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6.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如图1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的长度逐渐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2004年6月8日13时左右在南通市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6.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7.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8.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3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0.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1.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12.如图5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旋转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14.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 
15.学生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 
16.如图6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__和蓝光. 
18.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不同. 
19.如图7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0.很多厂商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8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它违背了光的___________. 
21.AIM-9型响尾蛇导弹是由美国海军武器研制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超音速红外制导机载空对空导弹,其红外制导弹头能使导弹自动追寻敌机尾气,从而达到自动寻找目标的目的,红外制导器件比其他制导系统低格便宜成本低,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使用,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因此红外制导器件有三个显著的优点:①价格低廉、____________低;②能全天候作战;③抗__________能力强. 
22.如图9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度,MN的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2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如图10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如图11所示,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请在图11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F. 
26.请在图12的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27.在一个干枯的进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3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3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7分) 
28.图14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看起来池水变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29.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黑色花.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请回答: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__;吸收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判断白花反射的色光是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答:热效应强的色光是___________; 
(4)读完以上材料后,你认为世界上有纯正的黑色花吗?答: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30.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右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_____.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31.平面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下面是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平面镜的探究: 
(1)小华同学在观察平面镜成像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平面镜,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 
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也逐渐远离平面镜 
E.当蜡烛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蜡烛相对于其像的速度为1m/s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横截 
面积/mm 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2)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m,由于室内两墙距离只有3m,小红找来一块平面镜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平面镜和视力表分别挂在相对的两面墙上.这时小红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m. 
(3)城市中高楼耸立,且在高楼大厦外墙多镶嵌着大幅平板玻璃,小勇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路口右侧楼房上嵌有面对正西南方向的平板玻璃,如图15所示.他发现玻璃中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再向左转弯,则这辆小车在转弯后的行驶方向是___________. 
(4)小丽在其表姐的新房中,发现靠在墙角的梳妆台上竖直安装有互相垂直的两块平面镜,镜前的化妆品在镜中成了很多像.如果在镜前只放着一瓶香水,那么,小丽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瓶香水. 
32.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 
(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 
(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集中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 
(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又是多少? 
34.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请采纳。

7.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蜡烛         C.月亮       D.白炽灯
2.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以下学习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 
A.塑料刻度尺       B. 绘画橡皮      C.金属小刀片       D.物理课本
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6. 如图2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   )
   A.通过A点电流大于B点的电流    B.通过B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C.通过A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

7.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声音的响度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减弱声波的反射                       D.装饰的美观些

8.如图3所示,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干电池安装正确的是(   )





9. 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
     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             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
     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10.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是字的实像

11.图4所示中,描述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






12. 如图5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
“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4. (1)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
(2)小芳同学在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法是否可行
方法1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方法2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	两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15.(1)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成的,他到镜中像的距离为            m。
(2)如图6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lO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        ,并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16.(1) 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7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8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图7                    图8
(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三、作图题(共9分)
17.(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9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图10所示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8. 请在图11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19. 在方框中画出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电流表测灯泡L1电流的电路图,并在图13上连接实物图.












四、计算题(共15分)
20.(7分)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2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21.(8分)在图13中,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14所示,通过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15所示.求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A?










五、简答题(5分)
2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16所示。
(1)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2)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示例:冬天房间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室内玻璃窗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
23.(6分)图17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①应选择____        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
②如果在像Aˊ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   __承接到像Aˊ(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
③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6分)(1)图18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

(2)图19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图中水的温度是_______℃。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______                          _。
(3)如图20所示,是某探究小组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5.(7分)(1)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看到如图21的实验现象,这是因为                                   











(2)以下是小明和小杰写的一份探究报告问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设计实验:电路如图23所示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出A、B、C各点的电流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B	C点电流IC/A
0.4	0.4	0.8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大小相等
①小明的结论是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
②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A	B	D	C	B	D	A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接收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
14.(1)负     吸引    (2)可行,不可行
15.(1)反射  4      (2)高度     靠近透镜
16.(1)温度   液体表面积    (2)液化    上

三、作图题(共9分)
17.   (1分)                                (2分)








18. (1分)                      (2分)






19.
    (1分)                              (2分)
 



四、计算题(共15分)
20. 解:已知:来回的时间为0.2s,则声音由井口传到井底的时间为:t=0.1s  (3分)
则井底的深度为:S=vt=340m/s×0.1s=34m    (4分)

21.解:A1的示数为0.46A, (1分)
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上的总电流I=0.46A   (2分)
A2的示数为0.34A,(1分)
电流表A2测的是L2的电流I2=0.34A,(2分)
则L1的电流为:I1=I-I2=0.46A-0.34A=0.12A(2分)


五、简答题(5分)
22.(1)液化(1分)
(2)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分)
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由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分)

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
23. ①平板玻璃(2分)   ②不能(1分)   ③虚(1分)   ④不变(2分)      
24.(6分,每空1分)(1)A    80   固液共存
(2)96    密封加盖  控制水量   适当提高初温等     
(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5.(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分)
(2)①不正确  (1分) 
② 只测量了一次,不能得出普遍规律(2分)   
③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进行几次测量(2分)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8. 初二上学期物理试卷

06年中考题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2006 上海浦东)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厘米时,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B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2006 江西)有三个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易照相机,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第二个做成了一台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用,观察了一只小昆虫.使用过程中,下列对应关系连线正确的是(C ) 















(2006 北京朝阳区)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C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2006 临沂市)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B )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006 厦门)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蜡烛、光屏、凸透镜 
B、虚像也能成在光屏上 
C、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D、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2006 佛山) ( C ) 

(2006 广州海珠)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D ) 
A.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 
(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2006宜昌)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C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2006 衡阳)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006 株州)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用它可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 A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速很大 
(2006 太原)人的眼睛象一架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B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006 镇江)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2006 镇江)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2006 徐州) 下列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C )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显微镜 
(2006 盐城)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 





(2006 锦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2006 沈阳)甲在阳光充足的教室内,小阳手持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可以在墙上看到窗户的像,这个像是 ( B ) 
A.倒立、等大的 B倒立、缩小的 
C.正立、放大的 D正立、缩小的 
(2006 成都)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06 成都)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 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 
(2006 内蒙) 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光屏在1.5倍焦距时,屏上有像。你认为在直线CD上,光屏的位置至少移动 cm时,就会出现任意移动蜡烛屏上都无像的现象。 
答案:5 
(2006 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答案:15cm;正立 
(2006 芜湖) 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人眼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根据老花眼的结构可判定,老花眼的明视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 
答案:凸透镜,倒立,大于 
(2006 黑龙江)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答案:凸透 会聚 
(2006 钦州市)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选填“凸”或“凹”);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如图8所示),看到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凸;虚 
(2006 桂林)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答案:凸透镜,虚 
(2006 宜昌)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 
答案:凸;虚. 
(2006 黄冈)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_______射, 
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______镜 
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 
摄影时要求背景较_________ 
(填“亮”、“暗”)。 
答案:反射;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暗 
(2006 襄樊)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 镜。 
答案:凸透 
(2006 长沙)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通过一个透镜的情景,由图可知该透镜是__________透镜。当它作为照相机的镜头,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能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_像。 
答案:凸 ; 实 
(2006 株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图1是表示小亮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____________眼。矫正的方法是戴____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近视; 凹 

(2006 长春)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答案:凸(或会聚);倒立;弱 
(2006 锦州)小强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小 
(2006 云南)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人像,人与镜头的距离应 3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 或“虚”)。 
答案:大于;实 
(2006 昭兴)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 ,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 (选填:“丙”或“丁”)。 
答案:甲,丁 

三、作图题: 
(2006 广州)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2006 北京朝阳区)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2006 四川乐山)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006 厦门)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2006 河北)按下面要求作图。图甲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006 泰州) 请在图10中画出近视眼看物体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并在像上标出与物体上A点相对应的像点A′。 






(2006 锦州)请你画出图4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答案 



(2006 泰安)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四、实验题: 
(2006 连云港)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答案: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倒立、放大、实像 
(2006 无锡)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答案:(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纸,调节透镜到纸面的距离,直至纸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其它方法正确同样给分) 
(2)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焦距都有关系,因此研究实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时应控制物距不变 

(2006 福州)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17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一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倒立;(2)焦距(或弯曲程度),像距;(3)c;(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 cm (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其他建议合理即可) 

(2006 福州)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3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2)B 
(2006 韶关)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左图),其中在B上应放置: .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和 .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答案:(1) 凸透镜 (2)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3) 物距 ; 像距 (4) 能 (5) 能 

(2006 南通)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 
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答案:(1)9.4(9.2—9.5) (2)同一高度 (3)缩小;照相机 

(2006 内蒙)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 
答:(1) 
(2) 
(3) 
答案:(1)透镜对着太阳光(平行光源)移动,另一侧有亮点说明是凸透镜 
(2)用手去摸,中间厚、两边薄的说明是凸透镜 
(3)点燃蜡烛,在另一侧的屏上看能否成像,能成像的是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