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飞云江的名称由来及历史 越详细越好

2024-05-18 22:50

1. 瑞安飞云江的名称由来及历史 越详细越好

  三国吴始置罗阳县以后,历代以县名江。三国吴时名罗阳江,晋时名安固江,随后又名安阳江,唐时名瑞安江,又名飞云渡。宋末诗人林景熙有《飞云渡》诗,始有飞云江之名。

  飞云渡位于飞云江下游,北岸码头在瑞安城关南门,南岸码头在飞云镇码道村,渡程1000来米, 自古为浙闽交通要津。这个千年古渡经历了风风雨雨,也曾荒凉也曾繁荣,而今,退去铅华,默默地作为瑞安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瑞安人的出行提供便利。

  宋元: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

  南宋时温州一带商业贸易日趋兴盛,飞云江流域和沿海客货运输随之发展,飞运渡口摆渡业开始兴起。元代后,飞运江南岸日益繁荣,飞云渡也繁忙起来。但因飞运江江宽流急,民间木船抗风能力差,事故频频发生。生于宋元之交的林景熙在《飞云渡》诗中写到:“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民间也有谚语:“飞云江十个关,个个都是鬼门关”。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暴风覆舟,溺死多人。郡守赵凤仪祭江后,督办修建渡船10艘,两岸对开,飞云渡的安全状况有所改观。当时,渡费为每人每渡铜板2~3枚。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始建飞云江南北码头,飞云渡也由原来的民渡改为官渡。官渡雇佣渡夫,渡费收入用以支付渡夫工钱及渡船修造,不足部分由官府补贴。后因倭寇骚扰等原因,官府补贴难以兑现,致使渡船年久失修。人多船少,加之管理不善,渡口拥挤不堪,常有渡夫为谋私利,停搁官船,以行私渡,每至中流,勒索船钱,名为“吊马悬蹄”,使得交通阻滞,安全堪忧。

  明:汤汤不用愁天限,南北于今总一家

  嘉靖二十九年,刘畿为瑞安县令,为了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复造渡船10只,编上号数,并在各只船上挂着写有渡夫姓名的木牌,便于监管。同时聘请12名正直负责的六十岁以上乡民,分置南北两岸,每人每月值班5天,专事稽查。置小牌100面,每船10面,牌上有船号,规定每日每只船各来回10次,天明则行,黄昏则止。如发现渡夫勒索旅客,值班乡民陪同旅客层报县衙,由县官对其枷号惩治;如乡民知情不报,连坐以罪。

  由于措施得当,管理有序,渡口的混乱局面得以好转。有林亭有《飞云渡》诗为证:“涨泥新甃路何赊,十里长堤涌白沙。病涉无诗歌苦叶,候律有客倚仙槎。拍岸怒潮春雨后,隔江疏树夕阳斜。汤汤不用愁天限,南北于今总一家。”

  清: 飞云渡口水茫茫,风景依稀似钱塘

  明后期,连年战争,政局混乱,财政匮乏,民不聊生。飞云渡因经费短缺,官渡在无奈下中止。清康熙十六年(1677),该官渡改为义渡,陈克受倡捐款,副将刘顺复捐俸,置渡船38艘。后因经费难以为续,康熙十九年复民渡,渡费每人铜板3~5枚,如江面遇风,渡费增至银角子1枚(值铜板10枚)。二十四年知县范永盛扩建渡口,增置渡船。

  雍正九年(1731),天王寺僧宗义捐寺田100亩,又募田30亩,除交税外,租田收入买渡船27只,加上对原有渡船拆朽修损,共成渡船40只,分泊南北两岸。并议定每船定额载30人,载货1担算1人,每人每渡收渡费一文(即铜板1枚),作为渡夫工夫食钱。

  乾隆四年(1739),经浙闽总督郝玉麟批准,官府拨涂田330亩,归义渡公用,其田租收入作为渡船的修造。至此,飞云渡的日常费用得到了保障,义渡运转正常。乾隆十年,恢复民渡,渡费同康熙十九年。同年,僧人云岩募款修建南岸码道,改块石为条石,飞云渡面貌焕然一新。

  法久生弊,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于飞云渡管理放松,渡船年久失修,渡夫为谋私常常超载,渡客为争先时常拥挤,终于酿成大祸。这年六月,“江豚夜吼沧波底,长江骇浪如山起,伤哉数十同舟人,一时都作波中鬼!”(余国鼎《云江覆舟自叹》)

  痛定思痛,嘉庆十二年(1780)秋至十三年夏,知县谭正坤、张德秋相继捐俸,绅耆李锦澜等集资扩建飞云渡北岸码道(今同利埠码道),阔8尺5寸,长30丈。其时,著名经学大师俞樾在《自福州还杭过瑞安》中感叹飞云渡风景如画:“飞云渡口水茫茫,历历风帆海外樯。江面乱流行十里,风景依稀似钱塘。”
  光绪十五年(1889),知县杨文斌重建飞云渡码道,并勒石禁止他人侵占该渡仙岩头船坞。此时骇发生渡夫勒索旅客,渡费高至银角子1~2枚。光绪三十一年八月,瑞安吴之翰倡创义渡改良会,整顿章程,加强管理,免收渡费,将南岸码道由8尺阔宽为2丈余,并新建北岸待渡亭,内有亭联:“少住为佳,看南浦飞云,西山雨巷;请君快渡,趁一帆风正,两岸潮平。”

  从容飞渡涛不惊,同桥共济渡亦存

  民国四年(1915),项湘藻等人创办的瑞安通济轮船公司将永瑞河引用于飞云渡,称之为轮渡,从而结束了飞云渡千年木船摆渡的历史,开创了动力摆渡的新纪元。十八年八月,政府拨款改建北岸大码道,修筑南岸码道及飞云亭。二十九年六月至三十二年,飞云渡南北岸码道、飞云亭及其周边遭受日本侵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满目疮痍,渡运也时断时续。抗战胜利后,由县公产整理委员会拨款修复。当时飞云渡渡运价格,民国四年为每客铜板3枚,民国十二年4枚,民国二十四年6枚,民国三十四年(1945)至解放前夕,币值暴贬,改收实物,每人每渡收鸡蛋1~2个,从而出现了飞云渡历史上鲜有的采用实物收费的奇特景象。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开始整顿飞云民渡的通济轮船公司。1950年10月1日,招商局轮船公司温州公司河瑞安通济轮船公司共同经营飞云渡,日平均收入87元,赢利27元。1958年10月,瑞安轮船公司成立。此后经过多次改、扩建南北岸码道、引桥、候船室,添置渡轮。1978年冬,第一艘400客位150马力钢质渡轮投入渡运。1979年起增开夜渡客轮,1982年至1985年增设钢质渡轮两艘。1985年又添两艘46吨位、180马力的板车轮渡,日渡板车400余辆,3艘客轮对开,每五分钟一渡,日渡客3~4万人,比50年代剧增3倍。真可谓“从容飞渡涛不惊”。至1986年,飞云渡拥有钢质渡轮6艘,码头占地面积480平方米,为瑞安港区最大的客运码头。

  1989年飞云大桥通车后,飞云渡渡客锐减,但直到现在,两岸的一些百姓还是喜欢选择乘渡轮过岸。“飞云江大桥太拥挤了,还是轮渡方便又便宜。”一个挑着货担的老农说。据渡口管理人陈丽萍介绍,由于轮渡有着渡费低(飞云渡渡费为1.5元)、过渡便捷的优势,加之飞云江大桥车流量剧增,近年来飞云渡的客流量有所回升,日渡客大概在6000人左右。

  “桥随渡而生,渡因桥而衰”,这似乎是桥渡兴衰的一个必然规则,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桥渡的选择需求也渐显多样性,桥渡并存已成为必然。飞运渡在历史的今天,如同风韵尤存的少妇,以淡然的姿态,为瑞安人的出行提供方便。

瑞安飞云江的名称由来及历史 越详细越好

2. 瑞安大桥的历史

  瑞安大桥又称飞云江三桥,桥长2956米,宽33米,双向六车道,南岸为瑞安市飞云镇塘头村,北岸为瑞安市东山街道肖宅村。贯通后,将可缓解104国道瑞安段道路拥挤和飞云江大桥交通堵塞的局面,同时能加强飞云江两岸经济联系,带动经济发展。此外,对温州来说,飞云江三桥是规划中的滨海大道的重要控制性工程,滨海大道纵贯温州南北,北起乐清,南至苍南,所经区域涉及10多个重要城镇群、9个工业产业集聚区,是温州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项目。
  瑞安大桥及接线一期工程总投资9.0045亿元,起点为瑞安市汀田镇汀八村路口与104国道交接段,终点在瑞安市飞云镇孙桥村与新56省道交界处,沿线经汀田镇、莘塍镇、上望街道、东山街道、飞云江农场和飞云镇,全线长18.1公里。大桥于2003年7月正式开工,采用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斜拉桥技术建设,桥长2956米,双向六车道,主塔高166.46米,是温州目前最高的桥梁建筑物,于2008年底竣工。在开工建设之初,大桥暂名为“飞云江三桥”,2008年8月经瑞安市地名委批复命名为“瑞安大桥”。   作为规划中的滨海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安大桥为温州大
  交通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及为我市沿海产业带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交通保障。等滨海大道完工后,瑞安市民可乘车半小时到达温州永强机场。

3. 瑞安大桥的历史

瑞安大桥又称飞云江三桥,桥长2956米,宽33米,双向六车道,南岸为瑞安市飞云镇塘头村,北岸为瑞安市东山街道肖宅村。贯通后,将可缓解104国道瑞安段道路拥挤和飞云江大桥交通堵塞的局面,同时能加强飞云江两岸经济联系,带动经济发展。此外,对温州来说,飞云江三桥是规划中的滨海大道的重要控制性工程,滨海大道纵贯温州南北,北起乐清,南至苍南,所经区域涉及10多个重要城镇群、9个工业产业集聚区,是温州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项目。
瑞安大桥及接线一期工程总投资9.0045亿元,起点为瑞安市汀田镇汀八村路口与104国道交接段,终点在瑞安市飞云镇孙桥村与新56省道交界处,沿线经汀田镇、莘塍镇、上望街道、东山街道、飞云江农场和飞云镇,全线长18.1公里。大桥于2003年7月正式开工,采用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斜拉桥技术建设,桥长2956米,双向六车道,主塔高166.46米,是温州目前最高的桥梁建筑物,于2008年底竣工。在开工建设之初,大桥暂名为“飞云江三桥”,2008年8月经瑞安市地名委批复命名为“瑞安大桥”。
作为规划中的滨海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安大桥为温州大
交通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及为我市沿海产业带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交通保障。等滨海大道完工后,瑞安市民可乘车半小时到达温州永强机场。

瑞安大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