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佛陀教育,教育体系里有相信,理解,落实,证明四个过程,请说说你对佛陀教育的基本认识.Thanks!

2024-05-16 22:54

1. 佛教是佛陀教育,教育体系里有相信,理解,落实,证明四个过程,请说说你对佛陀教育的基本认识.Thanks!

您能把佛教理解为佛陀教育,是恢复佛教本来面目的智慧判断啊!在这里先行顶礼赞叹!功德无量、功德无量!
“相信、理解、落实、证明”即佛家常讲的“信、愿、行、证”。佛家教导众生,主要提“信、愿、行”,没有把证说出来,是因为行与证是同时发生的。只要你有行,就会有证。行一分,证一分。只要想得证,就必须力行。
佛教是教育。是以让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为内容,以使有缘众生从根本上解脱(回归自性)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佛教的最根本的学问是“戒、定、慧”三学。佛法含藏在佛经中,是路标,是航船,是得清净心的工具。
“信”建立在善根福德因缘的基础上,没有善根福德因缘无法听闻佛法;善根福德因缘不足,即便听闻佛法,也不能欢喜信受。因此佛弟子广种善根结善缘,对自身是行菩萨道,对身外是行菩萨行。
“理解”在佛教中被称为“解”,与信密切相关。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一部分人听闻佛法,立即欢喜信受,一听即解,一解即信;一部分人要慢慢理解,逐渐生信。从接触佛法,到欢喜,到将信将疑,到一心皈依,这个过程有快有慢,信与解相生相伴。
“愿”是发心。是信的自然延续。愿是行的开始,愿越大,行越力。行越力,受用越快。
“行”是核心问题。行是教育目的、方法、成果的综合。没有行,前边的“信、愿”都是假的、空的。后面的“证”也是了不可得的。
从根本上看,“信、愿、行”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必要分出先后次序。可以同时发生,互为条件。在佛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清醒的看到这一点。
世尊教诲,不攀缘、不放过,应机说法。这是佛法宏传的真实原则,一定要知道。

佛教是佛陀教育,教育体系里有相信,理解,落实,证明四个过程,请说说你对佛陀教育的基本认识.Thanks!

2. 用佛教智慧可以弄懂世界上的很多解释不了的问题,是吗?

佛教中“智慧”1词,不是指:聪明才智。
而是指:空性。
在小乘佛法中是指:我空。在大乘佛法中是指:法空。

如果具备了佛法的智慧,确实可以解释许多解释不了的问题。
例如:
世界如何产生?人类从何而来?时间如何产生?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宗教?甚至为什么会有邪教?

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含义。否则,不但不能解释许多问题,反而增加了许多问题。 
有人说:那些问题,其他宗教也可以解答,何必佛法的智慧?
回答:其他宗教的回答,有的错误,有的不彻底。

例如: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
人们还会继续问:上帝又是谁创造的?
而佛教的回答是:空性。这样一来,就无法再继续问了。
否则,只能说明:还没空。终于彻法底源了吧。

3. 用佛教的智慧可以解释世界上很多弄不懂的问题,是吗?

当然啦。什么是佛?向佛学习什么?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觉者 ,《华严经》 云: 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 。 这就是佛。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讲: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一切。行止圆满无缺。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学这个,学做一个明白人,不作糊涂人。
自觉觉他首先是要自觉,了解自心。我们会有人说:难道我还不知道自己吗?事实上正是这样。我们大部分的人并不了解自己,不熟悉自己。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如何运转,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死。这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回答清楚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语言逻辑是怎么产生的。不了解为什么有的事情想记记不起来,有的想忘忘不掉。不懂得人活在世,该如何做、如何行,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这是很多哲学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甚至于有人为此而发疯。是任何心理学家也不能彻底搞明白的问题。他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如何运作,为什么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梦、有幻。有自我,有恐惧,有爱情。这一切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除了一个,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然而世尊并不是简单的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帮助我们了解答案。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能够用语言传达的。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中讲唯心识观。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什么方法呢?第一步就是对自己的行动、语言、思维切实详细地观察。随时随地、没有间断地观察。经典中讲“ 随身语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如何产生。我们要自觉,就要深刻、没有遗漏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彻底问题的根源,拔除病根才能痊愈、才能幸福。
这样的了解最初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实也是前面所提问题的初步答案。那就是“ 知唯是心 ”知道这一切无不是源于自己的心。这个心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不仅是我们痛苦的源头,更是我们脱离痛苦、成就幸福,得到无上快乐、清静、喜乐的钥匙。……
————
孙中山先生:
“ 佛教 乃救世之仁, 佛学 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用佛教的智慧可以解释世界上很多弄不懂的问题,是吗?

4. 佛教的真正智慧

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来源于人们的分别心。佛典中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是说现象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们的这种分别心。人们由分别心而起我执、法执,生贪、瞋、痴三毒心,成种种颠倒妄想,从而陷于无尽的烦恼,无边的苦海,不得解脱。对此,大乘佛教认为,要得到彻底的解脱,就必须以无分别的、平等的“般若”智慧,从根本上去除人们的分别心。这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谓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对于现代人来讲,精神上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大概无过于“自我”的失落。而这种“自我”失落,完全是现代人盲目依赖物质手段和无节制追求物欲的结果。若追究其根由,也不外于佛教所揭出的贪、瞋、痴三毒心。贪,为人的贪欲心;瞋,为人的瞋怒心;痴,为人的愚痴心。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的无限制追求;瞋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众生的嫉妒或憎恨;愚痴则是对事理的颠倒执着。三毒心的不断扩张,使现代人在不断扩张的物欲追求中,身为物欲之奴隶而尚不自觉;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面前,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环境所支配,而走向“自我异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个体自我本有的主动和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 佛教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贪、瞋、痴三毒,教导人们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心去转化瞋怒心,以智慧心去转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来清净为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物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那一个人不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的?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讲,大乘佛教以清净本性为自我,是极其深刻的。 清净也就是空,不过大乘佛教是不离色言空的,他反对各种离色空、断灭空的说法,并斥之为戏论。因此,大乘佛教并不否定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们必要的物质生活。他只是要人们不要迷执于物相,沉溺于物欲。人类创造的财富,归根结底是属于全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说终究是身外之物,不仅不可执着贪求,更应发心施舍,还之于社会大众。一个迷执于自我的人,必然把追求个人身心之欲求放在首位,这样他也就把自己封闭于自筑的牢笼中,终日价用尽心计谋略,落得个无穷得失烦恼,而终归于空虚盲然的人生。若能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则必将体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识得清净本性之自我的本来面目。 由此说来,大乘佛教之慈悲利他精神和智慧解脱法门,在今天还有其合乎时代的现实意义,可为现代人精神修养的资粮。

5.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宗教。佛是智慧和觉悟的意思,没有迷信吗?

一.所谓迷信,是自己未经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说法,盲目的相信。
  佛教从不赞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励人怀疑,并把所怀疑的事提出来讨论。唯有知道怀疑,才会认真地探讨,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产生埋性的信心。事实上,没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这样容许怀疑,这样开放,这样不迷信的。
二.佛教是消极悲观吗?
  佛教正视这世界上一切现实问题的存在,用心来探讨,并找寻解决的方法,从内心真正的自己,来突破外在的限制,找到无量的生命的意义。所以事实上,佛教是真正积极乐观的。
三、佛教是逃避现实、脱离社会的厌世主义吗?
  前面已经说过,佛教不仅是不逃避现实,而且更能彻底看透现实,面对现实,解决现实。一般人把生活的假相误认做是现实,把沉迷于追逐这些假相误当做是面对现实,反而把因看清这些假相而不被蒙骗、把真正的生命现实提出来讨论的佛教,批判为逃避现实。这是迷信于他们自我的感官,或者迷信于别人对佛教的盲断,这种人才是最可怜的。佛教的教法,就是要教化众生净化自己的心念,以改善我们共同的社会环境。而最后的目标,则是要回复众生清净无染的真心,以显现我们自性本具的净土。
    佛教虽然了知世间现象、社会现象,都是假相,但并不因此而厌弃世间、脱离社会。这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发的大菩提心、大慈悲心。虽然我们自己知道它的不实在性,但其他众生并不知道,我们要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和我们一样成就,都能和我们一样了知世间假相,就必须进入世间,才能教化大众。因此,佛教并非厌世,而是入世的。但是我们自身如果没有足够的修持相定力,入世常会被世间法所染著、缠缚,所以佛教徒常常都是先远离世俗,到深山去修行,就是为了先培养自己度生的能力,为将来教化众生做准备。所以在自度上,就不能不藉用出世的方便,但出世并不是厌世。不过单是远离世俗修持,将来在面对世间法时,还是要再突破。所以,若是出世与入世交互并进,即时常利用时间做短期闭关,然后再回到世间法上体验、突破,一段时间后再去闭关、再回来,如是交互修行,或许是较好的修行方式。这样不管在自度或度他方面,应该都能更快成就。
    实际上,佛教是超乎入世与出世的,入世或出世都只是应用的方法,最后的目的是要超越,超越入世与出世,超越一切相对观念与境界。
我欣喜能为你解答........!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宗教。佛是智慧和觉悟的意思,没有迷信吗?

6. 对佛教教理的疑问

佛教的基本教理有:三科,缘起和十二因缘,四法印,三学,四圣谛,三十七道品等。 

三科:一切诸法分为蕴,处,界三类,称为三科。 

蕴就是五蕴,色(物质),受(苦乐的感受),想(对事物的概念),行(无常现象),识(分别、判断、认识的作用和它门的主体---心)。 
处是指十二处:六内处六外处(处就是“进来的场所”之意)。六内处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外处是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六外处是六内处的对境。 
界指的是十八界:六根(六内处)加六境(六外处)六识(六根的认识)。 

缘起:就是借着条件发生的现象原理。 

十二因缘就是无明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无明: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晦昧空境,无所明了,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无明是粗细烦恼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源。同时也是涅盘解脱,菩提寂静的根本。《楞严经》对于真妄二种根本道理,讲得十分透彻。
  二、行:行是业行,因为有了无明迷惑妄心,所以于诸法本来无我妄执有我,本来无法可得,妄执有法。因有我法二执,就起惑造业,就有了业行。无明缘行,是过去惑业的因。
  三、识:一刹那之间在父母面前,看到现前欲境,就生起一念爱心,为受生的种子,纳于父精母血之中,而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为我们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又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够见色,就入于色尘,其他诸根也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触:三和合是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受和触对六尘境界。触是十二因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触是根,所触是境。环境的好坏,就会联系到我们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为什么要选择邻居呢?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观的环境,对我们人主观的意识是起极大的作用。我们经常能够亲近高贤、或大善知识,时时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进。如果因缘成熟,经常能在名山古刹清净道场,安心居住,时时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净佛地,因缘殊胜。对于所触的环境《遗教经》说:‘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于五欲,譬如放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恶马,不加控制,将牵人坠于坑阱。’能够把住这个触的大关,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尘相互触对,一定就会接受所触对的尘境,譬如我们的耳根,对声尘,就会接受各种声音,如笙箫鼓乐,同时演奏,我们就会同时接受,而且层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爱:爱是贪爱,六根既然领受六尘,对于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别,对于称意的就欢喜,便生贪爱之心,不称意的就生烦恼厌恶之心。这个贪爱和厌恶之心,它是众生六道轮回的生死根源,发心学佛修行,就是要修这个妄想心。《金刚经》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刚般若妙智来回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对境不生爱染之心,不起分别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万虑俱寂,这就是‘一刀斩断烦恼因,双脚踢开业障苦’。记得古德说:‘铁牛哪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里最为吃紧的是无心二字,就是六根对六尘不生贪爱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顾话头,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赞无尽意菩萨说:‘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说明爱的作用很大,爱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种情念。一、喜,成就我所爱的,心中就欢喜。二、怒,夺了我所爱的,心中就要发怒。三、哀,失去我爱的,心中就生悲哀。四、乐,得到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快乐。五、爱,一切环境,对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贪爱,贪得无厌的妄念。六、恶,违背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厌恶。七、欲,顺从我所爱的,心中就生贪欲。依此看来,爱的确是生死的根本,烦恼的首恶。古人说:‘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红莲大火坑’。什么是脚下红丝线?就是这个爱字。
  九、取:既爱了所贪的五欲境界,就想尽办法把它攫取过来,随心所欲的为我享受,多多益善,贪得无厌,毫无疑问,就会做出种种恶业,如果感到违反我所贪爱的环境,就横生忿恨,不顾一切,任意胡为做出许多罪业,所以说取是罪魁祸首,我们要时刻把住这个取的关口,能够断除烦恼因。可以免受生死苦,这个取和上面的爱以及最初的无明,这三支叫做烦恼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对于所爱之境,将其取来,对不爱之境,把它舍掉,因此就做出种种业,真是业海茫茫,苦恼无量,有业因一定招感业果,因果定律,丝毫不错。爱、取、有三支是于现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会由少而长,由长而壮,由壮而老,步步向前迈进,最后走向死亡的道路,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世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释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门时看到的那样,真是令人感到万分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我们每人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由于现在的爱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来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古人有一首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概括的说明了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因缘法门,就是揭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循环的规律。总的说来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古人有四句偈:‘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并老死,如是七事为苦道。’是说十二因缘为惑业苦三道流转的道理。
  十二因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因此辟支佛就下定决心来斩断无明。譬喻砍树一样,先砍树根,树根一断,而整棵大树,便自然倒下。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灭除烦恼,所以叫做还灭门。这就是缘觉圣人所修的十二因缘的道理。
四法印:法印是“佛法的特征”之意。它们是: 
诸行无常(一切生灭变化), 
诸法无我(无我性的事物), 
诸受是苦(受到的一切都不真实是苦的), 
涅盘寂静(无苦安稳的境界)。 

四圣谛: 
苦(现实充满了污染和烦恼), 
集(事物集起的原因), 
灭(除去欲望), 
道(涅盘的修行方法)。 

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意志),正语(有益的语言),正业(好的行为),正命(正确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意识),正定(正确的精神统一)

三十七道品  道品,为梵语bodhi-pākș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以正当方式生活。(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

7. 佛经教诲

一开始直接看佛经是有难度的,因为涉及名相多,思想体系严密,容易迷失其中找不到佛经的精要。看佛经之前最好先从佛教佛法僧三宝的具体含义入手: 通过百度百科先查找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了解佛; 然后上网查找一下这篇文章:"什么是佛法(张澄基教授讲)"了解什么是法; 再百度查一下虚云法师和弘一法师的生平了解什么是僧。

了解三宝含义以后,可以选择小本佛经开始学习,学习佛教的见。个人推荐从心经入手,三百字不到的心经可以说是佛经的精华所在,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搞懂内容并背诵完。推荐程序是先百度搜一下的蔡志忠的心经动画,花一个小时看完这段心经动画视频就会基本明白心经的内容。接着自己再花一个小时把它背诵下来。这样花两个多小时你就可以学习完心经,为日后学习任何佛经都定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可助你烦躁的时候平心静气,终生受用。

看完心经后了解佛教的见后,有可能收获很多,也有可能似懂非懂,接下来第二步是了解佛教的行,时间充裕一周多一些可学完,如果太忙碌则可能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推荐程序是先买一本一行法师的书>去了解真正学佛者是怎样在生活中落实修行的。佛经方面可以诵读>并上网搜明海大和尚的>讲记来辅助学习。明海法师的>讲记通过大量引经据典加深学经者对佛教的整体理解,可以建立您对佛教整个生活修行体系的认识。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了解完佛教整体的见行之后,如果不满足获得吉祥的生活,还有长期学习并持续提高智慧的意愿和计划,这时候就要立志花半年或以上的时间学习难度大并且更加具体详细的论典。最好是下决心学习>的白话版,辅助学习的资料是日常法师对该论的讲解。学习完>之后您会知道学佛具体分成多少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方法是什么,甚至了解每个方法通过达到怎样的质和量的标准来判断是否达到目标。学完从此您就有了正确完整的见解,不会被一些貌似很厉害的人误导,而且怎样继续修行,心中也会有一幅地图和指南。

佛经教诲

8. 读佛经能开启人的智慧吗?

读僧伽吒经能开启人的智慧的。
《僧伽吒经》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从往昔的古佛听受的,而且对读诵者的影响广大、深远。
其中一项殊胜的利益是,凡是听闻《僧伽吒经》者,临命终时,诸佛会现身来安慰他们。还有,如经中所述,凡是《僧伽吒经》所安立之处,诸佛恒在。因此,读诵此经能够加持诵经之处。

扩展资料:
读诵僧伽吒经得以消除苦的种子,带来未来多生多世长远的果报,并保障诵经者获得直到成佛的安乐。本经还开示念死无常,包括死亡时身心变化的过程。
一九三零年代,在英国统治的北巴基斯坦所做的一次考古挖掘中,挖出埋在地下的一个佛教图书馆。这次的考古挖掘对於历史学家十分重要,因为它发掘了 大量的第五世纪手抄本,远比印度本土其他任何地方更多。